袁崇焕这人,堪称是明朝末年最悲催的”职场精英”。当崇祯老板坐在紫禁城的龙椅上愁眉苦脸,袁崇焕拍拍胸脯,信心满满地立下军令状:”五年复辽!”——其豪情壮志堪比现代公司里,新上任的市场总监对投资人夸下海口:”三年上市!” 殊不知,这铿锵誓言最终竟成了他脖子上的一道无形绞索。
袁崇焕初到辽东分公司,确实干得不错。宁远城下击退努尔哈赤,使其受挫退兵,袁崇焕一战成名。他成了崇祯眼中最闪亮的明星员工,升职加薪,权倾辽东。但高光之下,他那份”五年复辽”的计划,却开始显露出难以落地的尴尬。
袁督师行事风格之”硬核”,令人叹为观止。毛文龙这个手握重兵、在敌后开辟第二战场的”分公司经理”,袁崇焕一纸调令(尚方宝剑)就将其就地免职斩首。毛文龙人头落地,袁崇焕削弱了明军在敌后的牵制力量。皇太极闻讯,恐怕在被窝里都要笑出声来——这简直是神对手送来的意外之喜!
更令人瞠目的是,袁督师似乎还深谙”两面下注”之道。他一面在朝堂上高呼”复辽”,一面竟私下与皇太极试探议和。这如同现代销售一面跟老板保证拿下大单,一面偷偷跟竞争对手接触。崇祯老板疑心本就重得能压塌紫禁城的脊梁,岂能容忍手下大将如此操作?
因蓟镇防线薄弱,皇太极绕道攻入京畿,如入无人之境般兵临北京城下,袁崇焕的”五年复辽”彻底成了一张废纸。这感觉,如同你请了顶级保镖,拍着胸脯保证绝对安全,结果第二天家里就被洗劫一空。袁崇焕紧急回援,一身疲惫地出现在北京城下,京城百姓看到的不是救星,而是引狼入室的”叛徒”。
最终,袁崇焕被以”通敌”的罪名押上刑场。那场惨绝人寰的凌迟,据野史记载,围观百姓争相买其肉啖之泄愤。袁崇焕悲壮落幕,成了明末政治绞肉机里最著名的一缕冤魂。他或许至死都不明白:真正要了他性命的,不是那漏洞百出的”反间计”,而是他那早已透支的信用额度,和他亲手埋下的那些无法收拾的”雷”。
他这出悲剧,活脱脱一部明末版《职场启示录》:再能干的经理人,也别轻易给多疑的老板开空头支票;再锋利的尚方宝剑,也斩不断复杂局势中自己埋下的祸根。袁崇焕之死,非独死于一柄刑刀,更死于他自身性格的”硬核”操作与那个崩塌时代里,君臣之间早已破碎不堪的信任。
袁崇焕简介:
袁崇焕(1584年-1630年),字元素,号自如,广东东莞石碣人(一说广西藤县)。明末著名军事家、抗清(后金)名将。万历四十七年(1619年)进士。在辽东局势危殆之际,他力主守宁远,并于天启六年(1626年)取得”宁远大捷”,重创努尔哈赤,声名大振。崇祯元年(1628年)被起用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,督师蓟辽、登莱、天津军务,赐尚方宝剑。他提出”五年复辽”方略,深得崇祯倚重。然而其擅杀皮岛总兵毛文龙(1629年),以及在己巳之变(1629年)中后金军突破长城防线兵临北京城下等事件,引发巨大争议。崇祯二年(1630年)十二月,崇祯帝以”通虏谋叛”、”擅主和议”、”专戮大帅”等罪名将其逮捕入狱,并于次年八月处以磔刑(凌迟),惨死北京西市。其忠奸功过,数百年来争论不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