渭水寒

建节持符,出镇雍州。朔风卷着关中的沙砾扑打衣袍。脚下渭水呜咽东流,冰凌撞击着河岸,碎裂声如断骨。叛军黑压压的营盘沿水列阵,烽烟遮蔽了终南山苍老的轮廓。这曾是我笔下“清波映岳”的渭水啊,此刻寒光凛凛,竟成困我之锁链!

遥想少年时,负笈游于大河之滨。浊浪排空,龙门激荡,舟子号子与惊涛声震彻心脾。彼时便知,天地之大美,尽在川渎奔涌之间。弱冠入仕,案牍劳形,然每得闲暇,必策蹇驴,携楮墨,循一水,穷一源。伊洛潺湲,嵩岳倒影;三峡崔嵬,猿啼沾裳。青溪白石,幽壑飞泉,皆是我心魂所寄。世人谓我痴迷地理,岂知我非痴迷山水形胜,实痴迷这山川血脉间奔涌的天地气脉!每一道水流,都是大地无声的史书,镌刻着禹迹秦功,浸润着生民膏血!

而今,冠盖满长安,几人识真意?逆臣宝夤,包藏祸心,诬我清刚为桀骜,指我勤勉为擅权。朝廷猜忌,竟纵虎兕出柙!驿外鼓角声裂,叛卒刀戟映着惨淡的冬日。我郦道元一生俯仰无愧,与二子一弟同陷死地,唯憾……唯憾案头那未及校勘的《水经注》!五载心血,十万里路,千条水道,万般风物……那漳水畔的古邺城台,那江水中的黄牛险滩,那湘漓分派的灵渠旧迹……多少考证未核,多少细节待考!此身若陨,这些散佚的川渎记忆,这些湮没的往圣足迹,又将随我沉入哪一片永恒的黑暗?天寒地冻,笔砚亦凝冰。这渭水呜咽,是在为我未尽的江河志而悲鸣么?

罢!罢!罢!青史可污,此心难昧!我郦道元,生为山河作注,死亦当化入这渭水波涛!愿魂魄随流东注,汇入大河,终归沧海!让这未竟的书卷,与神州血脉,共此长流!

郦道元 顿首
孝昌三年冬月 于阴盘驿亭

**真实历史背景:**
郦道元(约470-527年),北魏地理学家、散文家。他博览群书,遍历北方山水,以《水经》为纲,撰成《水经注》四十卷,文笔绚烂,兼具地理学与文学价值,是古代地理学不朽名著。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(527年),郦道元任关右大使,奉命赴任途中,遭雍州刺史萧宝夤叛军围困于阴盘驿亭(今陕西临潼附近)。亭在高岗,掘井十余丈不得水,力竭被俘。叛军惧其刚直清名,将其与二子、一弟同时杀害。其毕生心血《水经注》成书过程漫长,部分内容可能由其子嗣或门生整理,在他身后流传于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