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道之思

今夕独坐青灯下,墨迹方干,案头《备急千金要方》(简称《千金要方》)终成。九十余载,行医济世,遍历山川,尝尽人间疾苦。此刻,心潮翻涌,如江海难平。幼时见乡邻夭折,父母哀泣,我立誓穷究医理,然医术浩渺,生死无常,常令我夜半难寐。忆及早年战乱频仍,尸横遍野,瘟疫横行,我奔走村落,施针用药,却见稚子夭折于怀,老叟咽气于途。彼时,恨己力薄,未能救众生于水火。

今书成三十卷,集前贤方论,参己身验案,欲传后世。然执笔之际,犹自惶惑:方剂虽备,可解万民之厄否?人命至重,贵于千金,一字之差,或致误人性命。我孙思邈,一介布衣,不求功名,唯愿此书如明灯,照破世间疾苦。若后世医者得之,能少一妇人失子,少一壮年殒命,则我毕生心血,足慰矣。

窗外月色如水,虫鸣唧唧,恍如太白山间采药之景。医道无涯,我老矣,筋骨渐衰,然此心未歇。愿苍天垂怜,佑我华夏子孙,免遭病厄。书成,非终也,乃始也。

孙思邈 唐永徽三年

**真实历史背景:** 此独白写于孙思邈完成《备急千金要方》(成书于唐高宗永徽三年,公元652年)之际。该书是孙思邈毕生医学精华的总结,系统整理汉唐以来医方,强调”人命至重,有贵千金”的仁心思想,奠定了中医临床学基础,对后世影响深远,被誉为中国医学史上的里程碑之作。孙思邈晚年隐居于太白山,继续行医著述,享年百余岁,被尊为”药王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