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楼观兵书怀

道光二十一年九月廿七夜,英夷战舰蔽江,烽火照彻钱塘。余自赣抚临危受命,负城登陴,夜半风急如刀,手中平日所辑本草笔记簌簌欲飞,而炮声裂云,竟压过了书页翻动之声。

(炮火忽明忽暗映着城堞)
昔日在云南矿洞描摹蕨类时,何曾想过有朝一日要执令箭调兵?那年栽植瑞香,根须尚未扎稳,朝廷一纸急令又将我抛到这海疆危城。夷船铁甲森然如巨兽蛰伏,我大清水师木船在浪里飘摇如落叶——原来火药硝烟竟烈过本草百倍!

(指尖摩挲着怀中未竟的书稿)
“草木有本心”,这行小楷墨迹犹新。可叹今日城头士卒寒衣单薄,炮台火药劣不堪用,医棚里伤兵哀声不绝。我吴其濬纵识得天下药草,此刻竟寻不出一味疗救时疾的方子!

(忽闻马嘶蹄疾)
“禀中丞!镇海……陷了!” 探卒扑跪在地,额角渗血混着泥浆。城下难民哭喊声陡然拔高,像钢针扎进耳膜。当年在翰林院校勘《四库》时,那些”夷狄禽兽”的诛心之论,此刻都化作黑烟里狰狞的船影。

(紧攥雉堞青石)
圣贤书教我忠孝节义,草木经示我生生之道。可当英夷开花弹炸碎钱塘潮头时,忠义竟不如三尺铁坚,生机终难敌一膛硝烟!这双描画过三千草木的手,如今只能颤抖着签署”坚壁清野”的告示。

(东方既白,炮声暂歇)
海天交接处浮起鱼肚白,鸥鸟掠过焦黑的桅杆。忽见断墙缝里钻出几茎青蒿——这是我昔年所录的救荒本草啊!指腹抚过锯齿状的叶片,喉头骤然哽住:草木岁岁枯荣,而江山疮痍,何日得春?

**道光二十一年九月廿七夜 抚浙使者吴其濬 书于杭州城楼**

### 历史背景
1841年10月英军再犯浙江,定海总兵葛云飞等三镇将领壮烈殉国。道光帝急调原任江西巡抚的吴其濬暂代浙江巡抚,时值其植物学研究中期。这位清代唯一获得状元及第的植物学家,在任仅34天便因战局恶化遭革职,毕生未竟的科学志业与救时理想,终在鸦片战争的硝烟中双重幻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