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将耶稣视为一个创业项目,其报表怕是令人不忍卒读——他精心甄选的十二名骨干,一人出卖他,一人三番五次矢口否认他,多数门徒初期逃离。他宣传天国降临的福音,却被罗马总督钉在十字架上示众,在众目睽睽之下死亡,堪称一场惨烈的公开破产。
然而这破产竟成了最成功的营销!他死后的精神资产反而暴涨,信徒们将他失败的身体转化为一个庞大的精神符号。他生前拒绝的权杖,数百年后被教会组织握在手中;他唾弃的财富,在后世教会的穹顶下闪闪发光;他倡导的平等,被逐渐形成的教阶制度碾得粉碎。上帝之子竟成了人类组织学的牺牲品,这结局滑稽又荒诞。
更讽刺的是,他生前抨击的伪善者、律法主义者、贪婪的富人、傲慢的权贵,恰恰在后世垄断了阐释他思想的特权。他们将他那套颠覆性的“爱仇敌”、“变卖所有分给穷人”的言论,巧妙地稀释成周日礼拜的温馨慰藉。这位反叛者被精心驯化,最终成为庞大宗教机构最稳定的精神资产。
所谓救世主,竟被人类奉若神明的机构完美收编——这几乎堪称一部绝妙的黑色喜剧。他带来的精神革命在历史的账簿上被篡改得面目全非,他反建制的灵魂被装进金碧辉煌的圣龛里供奉。他生前未竟的失败,在他身后却意外变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庞大、最持久、也最富有讽刺意味的精神产业。
这位失败者竟成了人类精神资产中最耀眼的一笔,这究竟是神迹,还是人类对自身命运最精妙的反讽?
人物简介:
耶稣(约公元前4年—公元30/33年),基督教核心人物。据《新约圣经》记载,他生于犹太的伯利恒,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犹太地区传播天国福音,强调爱神与爱人如己。其颠覆性的教导与自称身份挑战了当时的宗教与政治权威,最终被罗马总督彼拉多判处钉十字架之刑。耶稣的死亡与信徒宣称的复活成为基督教信仰的基石。他被基督徒尊为“基督”(即救世主)和上帝之子,其生平与教诲深刻塑造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