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三点,紫禁城里最后一点灯光兀自倔强地燃烧着。朱笔在奏折上划过,留下一个简洁得近乎冷酷的批语——“知道了”。窗外,宫灯正凝着露水,仿佛也困倦了。皇帝胤禛揉揉酸涩的眼,伸了个懒腰,又抽出一本奏章,这已是今夜的第十七本了。
“朕就是这样汉子!”他曾在奏章上这样粗直地批道。这哪里是天子之语,分明是职场人面对无穷无尽工作的无奈呐喊!当臣子们奏报祥瑞,他批“该”;官员推诿塞责,他批“无耻之极”;有人含糊其辞,他直接批“朕笑的了不得”——这分明是皇帝陛下在巨大的奏折堆里被逼出来的暴躁吐槽。若雍正活在今天,他的微信签名恐怕会是“已阅勿扰”。
雍正的“勤政”名不虚传,可这勤政背后,却是一纸震古烁今的“加班令”。他大幅压缩传统假日,这简直如同宣布:“朝九晚五?那是旷工!”自此,大清官场再无人敢提“年假”二字。皇帝本人更是以身作则,每日黎明前即起,奏折批语动辄数千字。那朱批里分明浸透着血丝与墨汁,字字皆是深夜孤灯下熬出的心血。
这个皇帝,仿佛患上了工作强迫症。他深信唯有自己锐利的目光才能穿透层层迷雾,抵达真相彼岸。于是亲自审查官员们的钱粮账目,建立密折制度,广布耳目,将国家变成一座巨大的信息处理中心。他坐在紫禁城的龙椅上,监控着帝国每一个角落的动向。勤政至此,却仿佛一个孤独的船长,在暴风雨中独自掌舵,疑心每一道浪花里都暗藏着背叛与懈怠。
雍正十三年,这个以工作为命的帝王轰然倒下。他勤勉一生,最终却落得被官僚集团集体“摸鱼”反噬的结局。一个勤勉到连自己都压榨的君主,其结局竟是被工作榨干最后一滴心血,倒在堆积如山的奏折前。倘若十三陵定陵前立块牌子,上书“此处安葬着一位猝死的帝王”,想必会引得无数现代社畜为之驻足,手机闪光灯连成一片感慨的星河。
雍正帝
爱新觉罗·胤禛
1678年12月13日—1735年10月8日
清朝第五位皇帝(1722年—1735年在位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