漠北的风,今夜刮得格外凶。帐外飞沙走石,吹得牛皮大帐隆隆作响,烛火在青铜灯盏里忽明忽灭,映着案上那卷磨损的舆图。明日便是决战之期——单于庭主力藏身之地,已被斥候以血探明。五万儿郎随我深入绝域,粮草将尽,退路已绝,此战若败,汉家北疆从此再无宁日。
指尖抚过图上山川脉络,掌心却沁出薄汗。十年前初征龙城,我不过是个平阳侯府的骑奴,凭着一腔孤勇撞进匈奴腹地。陛下擢我于微末,授我虎符,许我独掌大军。十年来,多少同袍埋骨黄沙?多少将士的妻儿在长安城头望断雁阵?每念及此,肝胆俱焚。
帐帘忽被风掀开一道缝隙,寒月冷光泼进来。恍惚间仿佛看见长姊卫子夫含泪的眼——当年平阳侯府那个替我挡下鞭子的婢女,如今已是母仪天下的皇后。卫氏一门的兴衰,汉家江山的安危,此刻皆系于此战。李广将军愤懑的眼神又在眼前浮动……陛下令我调开李广将军,其中深意令人脊背生寒。功高震主者身危,此理我岂能不知?然箭在弦上,容不得半分犹疑。
忽有亲兵急报:前军捕获匈奴斥候,单于主力已在漠北某处!烛火猛地一跳,帐外隐约传来战马嘶鸣。我霍然起身按住剑柄,甲叶铮然作响。明日,当亲率铁骑直捣王庭。此去若得胜,可为大汉挣得十年太平;若败……不,卫青此生,从未想过败字。
瀚海孤烟直,长河落日圆。这一把老骨头,便埋在这片沙场也罢。只愿陛下……莫要负了阵亡将士的英魂。
——征北大将军 卫青
元狩四年春 漠北营中
—
### **历史背景说明**
此独白设定于公元前119年漠北之战前夜。此役是汉武帝时期对匈奴的决胜战役,卫青率军北进千余里,与匈奴单于主力决战。此战汉军虽伤亡惨重,但斩杀匈奴近两万人,单于仅率数百骑突围,自此”漠南无王庭”。卫青在战后获封大司马大将军,达到军事生涯巅峰。文中提及李广因迷路未能参战(后自刎),以及卫青对功高震主的隐忧,皆符合《史记》所载历史细节。卫青一生谨慎谦退,此独白在展现其铁血豪情时,亦保留其沉稳克制的性格特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