把大唐玩破产的CEO

呜呼!大唐集团董事会暨各位股东:我们沉痛宣布,由于严重经营不善,帝国资产于广德元年遭遇毁灭性流失,长安总部失守,帝国信誉彻底崩盘。经查,责任主要在于最后一任CEO程元振先生一系列离谱操作——这位掌舵者,硬是把一个百年老字号活活经营成了资不抵债的烂摊子。

程先生的创业之路,堪称一部钻营学教科书。凭借多年在深宫深处练就的”人脉嗅觉”,他敏锐捕捉到了肃宗朝末期的权力真空。于是,他果断举报了昔日上司李辅国,这手”职场背刺”堪称漂亮,直接换来代宗皇帝钦点,荣升大唐集团新一任CEO——掌管禁军的骠骑大将军兼元帅行军司马,还兼着判元帅行军司马。这”天使轮融资”来得真是血腥又精准。

一朝大权在握,程先生立刻展示出”卓越”的管理哲学:核心是”优化人力资源”。他大刀阔斧,排挤李光弼等将领;而让那些只会吹捧阿谀、才能堪忧之辈蜂拥占据重要岗位。他的管理思路,便是将帝国核心团队打造成一个巨大的”奉承回音壁”——业务能力无所谓,歌功颂德才是核心竞争力。

程CEO对于帝国”现金流”的把控更是堪称”精妙绝伦”。他视边关军饷为自家小金库,克扣挪用如同探囊取物;前线将士饥寒交迫,他却安坐长安,在财务报表上玩着”数字魔法”,把军饷挪作”非必要开支”,想必是用于”增强高管福利”了。

当吐蕃铁骑如市场风险般汹涌扑来,程CEO因隐瞒仆固怀恩叛乱情报,延误边防调度。前方告急文书雪片般飞来,他却为了维持长安股价的虚假繁荣,竟将警报全部压下。待到吐蕃大军兵临长安城下,代宗董事长才如梦初醒,仓皇”战略转移”,连玉玺都成了仓促逃跑的累赘。长安陷落,大唐集团核心资产一夜清零,信用评级断崖式下跌。程先生以其卓越的”领导力”,终于把公司送上了国力衰败之路。

待到狼狈不堪的董事长逃至陕州,惊魂未定之下,才想起清算这位”股肱之臣”。于是乎,程先生这CEO被撸得干干净净,流放途中,据说被曾经被他”优化”掉的利益相关者”精准寻仇”。其结局,倒像一个经营不善、遭人唾弃的失败企业主,终被愤怒的股东与市场吞噬——完美呼应了他那场惊世骇俗的”破产管理”。

程元振的教训,是给所有掌权者的当头棒喝:权力这柄剑,若只用于巩固私利、裁剪异己、粉饰太平,那么大厦倾覆只在瞬息之间。他把帝国当作了私人的名利场,将倾轧作为晋升阶梯,视国运为可随意挥霍的资本——这岂是奸佞二字能尽?分明是倾国倾家、古今罕见的”破产艺术家”。

程元振简介:
唐朝中期宦官。生年不详,卒于763年冬流放途中。宝应元年(762年)因助唐代宗李豫登基有功,深受宠信,官至骠骑大将军兼元帅行军司马,掌禁军,封邠国公,并任判元帅行军司马,权倾朝野。为人阴险,专权跋扈,诬陷、排挤功臣名将如李光弼等,致使朝廷内外离心。广德元年(763年)因隐瞒仆固怀恩叛乱情报,延误边防调度,吐蕃入侵长安时隐匿军情不报,导致代宗仓皇出逃。事后遭弹劾,被削官放逐,途中被仇家所杀。旧唐书评其”专权自恣,人畏之甚于李辅国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