雪域天兵破贼记

建伽罗都城下,血色残阳浸透恒河平原。我握紧腰间玉带,那还是出使前圣人亲赐的物件。城头阿罗那顺的象兵正在溃散,吐蕃骑兵的赤牦牛尾纛刺破烟尘——三年前在鸿胪寺接过旌节时,何曾想过竟要引外兵荡寇?

那年戒日王崩殂,尸骨未寒而奸臣篡国。我持节入曲女城宣抚,阿罗那顺这獠奴竟敢屠戮副使蒋师仁的三十随从!被囚地牢三月,每闻鼠啮刑具声,便摩挲旌节上缠绕的赤绶。这绶带是离长安时房相所系,他说:”旌节所至,如朕亲临。”

逃出牢笼那夜,泥婆罗王宫的火塘映着禄东赞推来的金鹘带。吐蕃大相禄东赞将酒盏按在案上:”王长史可知,借兵如借虎?”我解下圣人亲赐的鱼袋掷于案前:”此去若败,请斩吾头传示西域;若胜,天竺当复为大唐藩屏!”

此刻战象悲鸣着跪倒,铁甲陷在血泥里。蒋师仁浑身浴血擎着残破的唐旗冲上城楼,那旗上朱雀的金线早被箭矢撕碎。忽见城垛下蜷着个天竺老翁,怀中《瑜伽师地论》经卷浸透人血——想起离京时玄奘法师所言:”经书东传之路,系于君节。”

吐蕃骑兵的号角响彻云霄,我抚过腰间断裂的玉带銙。圣人啊,您看见这焚城的火光了吗?臣借得吐蕃泥婆罗八千骑,终不负这截染血的旌节!

朝散大夫行右卫率府长史 王玄策
贞观二十二年季秋于中天竺

**注**:公元647年,唐使王玄策出使中天竺遭遇兵变,借吐蕃与泥婆罗联军大破阿罗那顺。此战被吐蕃史书称为”恒河之役”,王玄策以一人之力调动异国军队,缔造”一人灭一国”传奇。文中所述玉带、鱼袋等皆符合唐代使节规制,禄东赞借兵事见《旧唐书·西戎传》。玄奘与王玄策交游为合理推测,二人同年代活动于印度与长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