职场天花板:冯道的终极生存指南

五代十国,政权如韭菜,割一茬长一茬。而冯道,却如一把老镰刀,在腥风血雨的割据时代里,以优雅姿态”收割”了四个朝代、十位帝王。他精通一种乱世生存术:于权势交替间从容舞蹈,在道德悬崖上轻松蹦极。

当李嗣源兵变即位,他欣然为新主草拟诏书;石敬瑭卖国称儿皇帝,他俯首称臣;契丹铁蹄踏来,他躬身对耶律德光道:”若百姓得活,则道亦活矣”——仿佛不是敌国占领,倒是一场生死存亡的应对。

据野史记载,他曾提出”三不欺”(上不欺天,中不欺君,下不欺民)之说。这位实践者竟能在每一次改朝换代的赌局里,将自己的官帽如同不倒翁般牢牢粘在头顶。当刀锋悬颈之际,他竟能对君王说:”臣有三不欺,何惧死乎?”——这哪里是求死,分明是职场危机公关的巅峰表演,将性命攸关化为一场生死谈判。

冯道晚年自号”长乐老”,自述一生功绩。长乐老?乱世中这自封的诨名,简直像在血泊中种下的一朵塑料花,既荒诞又坚韧,又有些令人唏嘘的悲喜剧色彩。

冯道,乃是将生存智慧发挥至极致的行为艺术家。他如同乱世中的一面镜子,映照出权力更迭的荒诞、道德标准的弹性、以及个体在历史巨浪中寻求存续的无奈挣扎。他并不崇高,却真实得令人发笑又发冷。历史长河中,冯道之流不是英雄,也不是叛徒——他们是时代规则下,一位用生命玩转极限生存游戏的狡黠选手。

人物简介:
冯道(882年-954年),字可道,自号长乐老,五代时期政坛”常青树”。历仕后唐、后晋、后汉、后周四朝,先后效力于十位皇帝,始终担任宰相、三公、三师等顶级官职。主持校订《九经》,开官府刻印典籍之先河。后世伪托其名的《荣枯鉴》被部分学者视为古代官场生存指南,其人其事则成为历史评价中一个极具争议的伦理标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