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畔雪夜思

朔风卷地,江水呜咽如诉。我独立艨艟舰首,甲胄凝霜,却浑然不觉。明日寅时三军齐发,千舰竞渡,直指建业。这万里长江,终要在我杜预手中,缝合这破碎山河六十载的裂痕。

帐中舆图早已刻入骨髓,每条水道、每座城隘,皆在《春秋》经纬与铁骑锋芒间反复推演。世人笑我“《左传》癖”,岂知庙堂筹谋与沙场决胜,皆需以史为鉴?昔年羊公(羊祜)临终执我手,以平吴大业相托。此泪此托,重逾千钧,寒暑十载,未尝一日敢忘。今夜风雪,恰似羊公坟前那场白幡纷扬。

将士鼾声隐隐传来。他们多是北地儿郎,不识水性。我强令以铁锁横江,阻敌于惊涛之上,朝野讥我书生狂想。然不破天堑,焉能犁庭扫穴?此身已老,华发已生,若待天时周全,恐此生难见舆图混一。陛下(司马炎)以倾国之力相付,此战若败,非但我杜预粉身碎骨,半壁江南永沦割据,更负先帝(司马昭)未竟之志!

忽闻江涛拍舷,如万马奔腾。恍惚见祖父(杜畿)殉国于陶河,父亲(杜恕)流放陇右时萧索背影。杜氏三代血泪,皆系于社稷一统。此身可碎,此志不可夺!江水寒彻骨,反教我神思清明:明日血战,非为封侯拜相,实为天下苍生免于刀兵,为《春秋》大义终彰于四海!

雪更急了。且看这漫天琼瑶,为明日山河一统作祭。

杜预 顿首
太康元年正月 于襄阳舟次

**历史背景**:公元279年冬,晋武帝司马炎发兵二十万,分六路大举伐吴。杜预任西线统帅,指挥关键的中游战场。他力排众议,以铁索连舟突破长江天险,率先攻占江陵,切断吴军荆扬联系。次年三月,晋军攻破建康,吴主孙皓出降,终结汉末以来近百年分裂。杜预作为灭吴首功之臣,其“沉碑汉水”典故(将记载功绩的石碑沉入江底以诫后人)及“左传癖”雅号,皆成后世佳话。此独白虚构于总攻前夕的襄阳水寨,融合其军事家、经学家双重身份及家族使命,展现其孤注一掷的历史担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