余自束发受书,蒙先帝拔擢,累官至宰辅,常怀忠君报国之志。今长安陷落,贼氛蔽天,余身陷囹圄,被迫侍奉伪朝,心裂如焚。忆昔年朝堂之上,陛下赐宴琼林,余侃侃论政,意气风发;而今俯首贼庭,形同犬彘,忠义安在?每思及此,五内如绞。余非惧死,然阖门老幼,皆系余一身;若殉节全名,则宗祠断绝;若苟延残喘,则污名万世。此二难之局,昼夜噬心,天日昭昭,余罪何深!唯祷昊天,佑我大唐,速复社稷,涤此腥膻。呜呼!余岂愿为贰臣耶?时势逼人,忠孝难两全,痛彻骨髓矣。然余生终遭贬黜,郁悒而终。
豆卢钦望 天宝十五年秋
**相关历史背景**:豆卢钦望(?—约758年)为唐朝宰相,唐玄宗天宝年间(742—756年)任职。安史之乱爆发后,安禄山叛军于天宝十五年(756年)攻占长安,豆卢钦望被俘,被迫接受伪燕官职。此独白虚构于天宝十五年(756年),正值长安陷落后豆卢钦望面临道德困境之时——他既需保全家族,又深陷忠君与生存的矛盾。后唐肃宗收复长安,豆卢钦望因事伪朝被贬官,不久病逝,反映了乱世中士大夫的悲剧命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