假若严嵩穿越今朝,他的简历必当如此写:”精于撰写各类PPT,擅长揣摩上意,熟悉职场甩锅技巧,深谙报销流程之奥妙,尤其擅于替领导背锅。”这并非玩笑,严嵩在嘉靖朝,正是凭借这般”特殊本领”,坐上了大明集团”首席运营官”的宝座。
严嵩的”PPT”,便是那些玄妙莫测的青词。他如同一个兢兢业业、通宵达旦的文字匠人,将皇帝那虚无缥缈的修仙祈愿,精心雕琢成一篇篇天花乱坠的华丽文辞。皇帝看着这些”报告”龙颜大悦,严嵩便在这缭绕的香火烟气中,一步一个台阶地向上攀登。他哪里是在写文章?他分明是在用文字打造一架通向权力顶峰的云梯,而每一级台阶都浸染着阿谀奉承的墨色。
升职之后,严嵩则摇身一变为”甩锅大师”。夏言、沈炼、杨继盛这些名字,在他眼中不过是一个个需要排除的政敌。他通过构陷手段,轻松将他们送往了生命的终点站。当庚戌之变边关告急,严嵩压制兵部奏报,将天大的责任推卸得干干净净。他仿佛深谙办公室政治的精髓:只要锅甩得够快够远,责任就追不上我。
至于报销达人这一名号,严嵩当之无愧。他的府邸俨然是大明集团内一个独立运转的”报销中心”,国库的银子如流水般淌入严府,其速度之快、数额之巨,足令后世贪官们汗颜。翻开那本著名的《天水冰山录》抄家清单,抄没财产折银约200万两,相当于当时国库年收入一半——金玉珍玩,书画古董,堆积如山,琳琅满目。
然而严嵩这”首席背锅侠”的结局,却是充满了黑色幽默的悲剧意味。当嘉靖皇帝终于厌倦了这双已沾满油污、不再趁手的”白手套”,便毫不留情地将严嵩一脚踢开。曾经堆积如山的财富,瞬间被朝廷”悉数追回”——不,是悉数”清点入库”。严嵩最终被革职后寄居墓舍,在落魄中去世。他一生替皇帝背了多少黑锅?末了,自己却成了那只最大的、被弃如敝屣的破锅。皇帝需要白手套,但当手套用旧了,便成了需要剁掉的累赘。
严嵩的职场哲学核心,无非是”让领导轻松,让同僚消失,让国库消瘦”。他凭借此道攀上巅峰,却最终也摔得粉身碎骨。这出大戏落幕时,皇帝依旧在深宫炼丹,而严嵩,这位曾经风光无限的首席执行官,只化作史册里一个巨大的污点,一个供人唾骂的符号——原来背锅侠的宿命,终究就是自己变成那只锅,在历史的烈火里煎熬煅烧,成为后世永远的警醒。
人物简介:
严嵩(1480年—1567年),字惟中,号勉庵、介溪,江西分宜人。明朝权臣,嘉靖朝官至吏部尚书、谨身殿大学士、首辅,柄国专权近二十年。以善写青词得嘉靖帝宠信,排斥异己,贪赃枉法,败坏朝纲,为明代著名权奸之一。晚年失宠被抄家削籍,其子严世蕃被诛,严嵩寄居墓舍去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