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自成起家,堪称一场空前绝后的“融资壮举”:他率领一群“原始股东”——穷困潦倒的农民——喊着“均田免赋”的口号,硬是撬动了整个大明王朝的资产重组。这口号如魔咒一般,顷刻间聚起百万之众,如滔滔洪水冲向那摇摇欲坠的朱氏大厦。可笑的是,他的“天使轮”融资,竟是靠着“均田免赋”的承诺,然而一旦入主紫禁城,便立刻撕毁合同,开始“追赃助饷”,简直比今日某些P2P暴雷的老板还要干脆利落。李老板的创业团队堪称史上最贵P2P暴雷案,所“融资”的,是亿万生灵身家性命;所“暴雷”的,是一个庞大王朝的倾覆。
李老板的“管理才能”更是令人瞠目。他杀入北京城,不过四十二天,便让整个“大顺集团”陷入瘫痪。他纵容手下刘宗敏之流在京城大肆拷掠明朝勋贵、富商和宦官,如同放纵一群饿狼闯进羊圈。当吴三桂在山海关那头磨刀霍霍时,刘宗敏竟还忙着在京城拷掠,仿佛那山海关外的马蹄声不过是邻村锣鼓喧天。李老板亲自提兵讨伐,却带了约十万兵力,仿佛去郊游般轻松。而山海关前,吴三桂联合清兵,以逸待劳,李自成的队伍瞬间溃败如山崩。更讽刺的是,他进京后第7天(4月29日)在武英殿举行登基大典,上演了一出“破产CEO”的加冕闹剧——大顺王朝的“上市敲钟”与“破产清算”竟在短短四十二天内完成!
李老板的“战略眼光”同样堪称灾难。他如同一个只顾眼前利润的短视商人,一路风卷残云般攻城略地,却从未想过如何经营这庞大的“资产”。占领西安,匆匆建立“大顺政权”,如同在沙滩上草草画下公司架构图。闯进北京后,面对满目疮痍的江山,他的管理手段竟只剩下原始暴力的“拷掠”。当吴三桂在山海关磨刀,清军在关外虎视眈眈,李自成却忙着在京城追赃索饷,仿佛那才是头等大事。他处死了吴三桂的父亲吴襄,如同点燃引线引爆火药桶。山海关一败,他仓皇西逃,最终在湖北通山九宫山(一说隐退)被地方武装袭杀。九宫山不是终点站而是工商局吊销执照现场——一个曾拥有“天下”的“创业公司”,竟在地方乡勇的锄头下潦草“注销”。
李自成的一生,是“其兴也勃焉,其亡也忽焉”的鲜活注脚。他如一道撕裂夜空的闪电,瞬间照亮大地,却因自身无法承载这巨大的能量而骤然熄灭。他推翻了腐朽的明王朝,却未能建立任何新秩序,只留下一片更大的废墟和紧随其后的清军入关。历史这个最精明的投资人,从不给只会破坏、不懂建设的“创业团队”第二次机会。李自成的教训如血写就:创业艰难,守成更难。当“公司”骤然膨胀到无法驾驭,当“团队”只知劫掠不知建设,纵有冲天豪情,也终将沦为历史账簿上一笔触目惊心的坏账。
人物简介:
李自成(1606年—1645年),明末农民起义领袖。陕西米脂人,出身贫苦驿卒。崇祯二年起义,后为闯王高迎祥部将。高迎祥牺牲后,他继称“闯王”。提出“均田免赋”等口号,深得民心,队伍迅速壮大。1644年(崇祯十七年)正月,建立大顺政权,年号“永昌”。同年三月攻克北京,推翻明王朝。入京后未能有效稳定局势,迅速腐化。四月,于山海关之战中败于吴三桂与清军联军,仓促退出北京。次年在湖北通山九宫山(一说隐退)遭地方武装袭击身亡。其兴亡之速,在中国历史上极具典型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