绩效狂魔周兴:武周集团的996之星

若武周年间也设“年度优秀员工”评选,周兴定能脱颖而出——这位敬业标兵,每日准时“打卡”诏狱(现代戏谑写法,非史实描述),将酷刑操作得如同流水线作业般高效精准。他的工作热情,甚至让阴森的牢房也仿佛亮起了KPI的荧光(现代戏谑写法,非史实描述)。

周兴的晋升之路,实为一部职场“厚黑学”的绝佳样本。他深谙,在武周集团的特殊“企业环境”下,普通业绩注定平庸。于是他锐意“创新”,将“有罪推定”升华为核心工作法:疑犯一旦入狱,罪名早已预设,只待“技术手段”加以证实。审讯于他而言,不啻一场完美闭环的行为艺术:指控与证据环环相扣,供词如程序设定般自然生成。当同僚们还在为证据链是否闭合而踌躇,周兴早已递上卷宗,字字句句如同机器打印般整齐严密,只等领导签批——效率之高,令人叹服。

此君最核心的“职业素养”,便是将冰冷的酷刑演绎为一场“技术优化”。那著名的“请君入瓮”之法,非仅泄愤工具,实乃他精心设计的“刑讯流程再造”。当来俊臣假意请教如何对付“拒不认罪”者时,周兴眼中闪烁的绝非暴虐,而是一种技术专家讲解专利发明时的纯粹光芒。他将惨绝人寰的刑罚,视为可量化、可复制的标准工序——如同现代工厂孜孜不倦地追求良品率,周兴孜孜以求的,是口供的“达标率”与结案的“高效率”。血肉横飞的惨叫,于他不过是车间机器运转的背景噪音;卷宗上精确记录的死亡时间,则是其“质量控制”的冰冷注脚。这般将残酷彻底“去人性化”的技术理性,比单纯的嗜血更为可怖——它如同流水线上漠然作业的机械臂,高效、精准、绝无怜悯。

周兴的悲剧性讽刺在于,他如此勤勉地充当权力绞肉机的齿轮,最终却亲身验证了“绩效考核”的残酷逻辑。当他自己被密告谋反,推入昔日亲手设计的“瓮”中时,那瞬间的清醒是何其荒诞而辛辣!他兢兢业业所维系的恐怖系统,其内在逻辑便是吞噬自身零件以维持运转——昨日之“瓮”的制造者,今日成为瓮中待烹之肉。他终其一生信奉并为之奋斗的“绩效”,到头来成为吞噬自己的那张巨口。那曾被他精心打磨、引以为傲的“效率工具”,最终精准无比地量裁了他的命运。

周兴:武周时代著名酷吏代表。具体生年不详,691年被控谋反流放,途中遭仇杀。作为武则天信任的酷吏,其“专业贡献”在于将刑讯逼供系统化、流程化,极大“提升”了武周恐怖政治的运转效率。其“请君入瓮”遭遇成为经典典故——被同僚来俊臣以彼之道还施彼身。其死亡报告,由继任者来俊臣冷静签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