顶级打工人陨落史

韩信一生,活脱脱一部顶级打工人自我毁灭指南。其绝伦军事才华与政治情商之间,存在一道深不可测的鸿沟。他攻城略地如探囊取物,却终究在权力的迷宫中将自己弄丢了。

论业务能力,此人堪称楚汉战争中的决胜奇兵。暗渡陈仓,如一把利刃直插三秦腹地;背水一战,在井陉口以绝境激发士卒死战之心;垓下十面埋伏,更将项羽这头猛虎困于无形牢笼之中。每一计皆闪耀着天才光芒,他若生在今日,必是首席技术官的不二人选。

然而在职场哲学上,此君却堪称“巨婴”。当刘邦被项羽围困于荥阳,危在旦夕,韩信竟要求“假齐王”封号,刘邦却顺势封其为真齐王。刘邦何等人物?惊怒之下心中已种下杀机。此时,韩信却浑然不觉,竟误以为这是老板慷慨的期权激励。他以为刘邦解衣衣之,推食食之,便是真心以待的兄弟之情,殊不知这恰恰是老板最擅长的驭下之术。当韩信大谈刘邦“亲解衣衣我,推食食我”时,其政治天真已昭然若揭。

最可笑者,在于其反叛的时机选择。当谋士蒯通以“野兽尽而猎狗烹”的警世之言力劝其自立,三分天下,韩信却犹豫不决,错失良机。而到了天下已定,被削权贬为淮阴侯,困居长安,竟又被指控谋反,结果被吕后诱杀于未央宫。真反时懦弱如鼠,假反时却胆大如虎——这份令人瞠目的矛盾,只能归结为对权力规则的极端无知。

韩信之死,看似是刘邦的“狡兔死,走狗烹”。然而究其根本,是他始终未能理解自己“打工者”的身份本质。他既不懂老板心中那条不可触碰的红线,又天真地将老板的权谋表演视为手足真情。他仿佛一个智商奇高却不通世事的“职场巨婴”,在权力的刀尖上笨拙起舞。当他在未央宫长乐钟室倒下时,真正杀死他的,或许是那份始终未能成熟的政治智慧。


韩信(约前231年—前196年):
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军事天才,西汉开国功臣。其人生轨迹充满戏剧性:早年受胯下之辱,后投奔项羽未受重用,转投刘邦被萧何力荐而登坛拜将。他“明修栈道,暗度陈仓”、背水一战、十面埋伏等战例已成军事经典。
然而其政治表现堪称灾难级——以军功要求封齐王、拒绝蒯通三分天下之策、最终竟在无兵权时被指控谋反。高祖十一年(前196年),韩信被吕后与萧何诱杀于长乐宫钟室,后世称成也萧何,败也萧何。